為了節能減碳,微軟將雲端服務資料中心沈入大海

「加三嘻行動哇 Yipee! 成為好友」

FacebookYoutubeTwitterInstagramTelegramLine

想在人口密集的區域想要更好更快的雲端服務,就必須要蓋大型資料中心,但是地面上能建立資訊中心的土地已經快不夠用了,因此微軟在 2014 年啟動代號「Natick」的海底資料中心專案,並於近日正式將資料中心沉入大海。

這項「Natick」專案在 2014 年 7 月由微軟研究院副總裁 Peter Lee 領導的團隊領軍研發,第一階段花費 12 個月在實驗室完成概念原型機製作,並將它部署在加州附近風平浪靜的淺水海域,經過 105 天測試驗證海底資料中心的可行性。

近日下水測試則是「Natick」計畫的第二階段,這次設計的資料中心屬於「潛艇式」設計、,聯合 Naval 集團在法國打造,長 40 英尺(約 12 公尺)的潛艇,擁有 12 個機架,裡面有 864 台伺服器和相應冷卻設施的資料中心,並部署在蘇格蘭附近的歐洲海洋能源中心海底。

為了在法國的資料中心運送到蘇格蘭奧克尼群島(Orkney),團隊特別聘請一輛 18 輪的大卡車運送,資料中心被安裝在一個填滿壓艙重物的三角形基座上,然後緩緩沉入 117 英尺(約 35.66 公尺)之下的岩石海床,海底資料中心鋪設的海底電纜與陸上操作中心相連。

特別的是,由於微軟希望海底資料中心的電力能自給自足,因此資料中心所選的地點可以提供再生能源設施附近。

以這次部署的歐洲海洋能源中心來說,它本身就是潮汐發電機和海浪能量轉換器的實驗場地,而陸地上還部署風力發電機和太陽能電池,這些再生能源的電力能提供島上每天 10,000 名居民使用,而且海底資料中心的電力供應也將來源於這些可再生能源。

對微軟而言,將資料中心建置在海底,可以藉助海洋不間斷提供免費冷卻系統,也能促進風力發電、潮汐發電…等再生能源發展。

這次下水之後,「Natick」計畫將進行至少為期一年的監測,詳細記載耗電、濕度、聲音強度、溫度…等資料中心的資料,並再次驗證它的可行性。

一旦實驗可以成功,未來海底資料中心或許就會在人口密集的區域周邊興建更多的資料中心,提供使用者更快速、更好的雲端服務。

延伸閱讀:

微軟花75 億美元收購 GitHub,部分開發人員人心惶惶!

微軟 HoloLens 搖身一變為盲人室內導航

資安專家公布漏洞程式,因為微軟拒絕修復 Windows 藍色畫面漏洞

Google Maps 街景走出地球飛向宇宙,帶你參觀國際太空站!

【心得分享】環保愛地球 Targus 15.6 吋綠色環保後背包 Balance™ EcoSmart®

圖片及資料來源:Microsoft

好友人數

大家對網站文章上的一個讚、+1及轉分享,都是對我們的最好的鼓勵及繼續下去的原動力,請大家不要吝嗇。

發表迴響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

下一頁

免 IC 電路板,也能 DIY 做出甜甜圈自動販賣機

週一 6 月 11 , 2018
「加三嘻行動哇 Yipee! 成為好友」 【Facebook、Youtube、Twitter、Ins […]
Sha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