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三嘻行動哇 Yipee! 成為好友」
【Facebook、Youtube、Twitter、Instagram、Telegram、Line】
決定購買3C產品前,你通常會做些什麼?什麼是你購買的主因?根據「2013 亞太區3C產品消費行為大調查」發現,七成消費者一旦搜尋產品相關資訊後就會購買該產品,而消費者的決策過程是快速的,八成消費者一個月內就會決定是否購買;亞太地區消費者普遍喜愛分享自身正面經驗,同時口碑效應仍是關鍵因素,消費者仍仰賴網路或人際口碑決定購買與否。
由盛思整合傳播和英國Text100傳播顧問公司委託RedShift調查機構,針對使用消費行為五大歷程包括意識(awareness)、意圖(intent)、行動(action)、信任(confidence)和擁護(advocacy)來分析台灣、澳洲、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香港和中國大陸七個國家的消費者,在購買下述三種消費性電子產品的原因和重視的因素等。這次採用網路問卷調查,調查時間為今年2013年10月,有效樣本數2,023份,在95%信心水準下,抽樣誤差為6.9%。
「2013 亞太區3C產品消費行為大調查」七個重要發現如下:
- 無論哪種產品類型,70%的消費者一旦搜尋產品資訊後就會購買
- 80%的消費者一個月內即會決定是否購買該產品
- 正面的意見和評價更容易被分享
- 產品售價、規格和使用者評價是消費者最重視的三個資訊
- 線上和實體(Online&Offline)的口碑效應對遊戲和軟體以及智慧型裝置等科技產品一樣重要
- 口碑行銷、同儕建議和消費者評價是「意識」和「意圖」階段最重要的影響因素。
- 零售通路在「行動」和「信任」階段變得更加重要
更「2013 亞太區3C產品消費行為大調查」發現台灣人的想法和行為和亞太其他國家不盡相同:
- 務實,購買智慧型裝置等科技產品的主因是為了替換已經故障的商品
- 獨立,超過七成消費者在購買科技產品時會自己做決定
- 依賴網路,喜愛透過網路來收集資訊,傳統電視廣播媒體和零售通路漸失其重要性。
- 重視產品的口碑,同時也重視是否有多元的週遭配件可選擇,尤其是智慧型裝置,價格反而是較不重要的因素。
- 中立,對於正負面評價,台灣消費者都樂於分享,尤其是分享予身邊親朋好友
- 惜福,購買二手商品上的意願近似全新產品。
消息及資料來源:盛思整合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