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攝影師 Peter Liao《An Archive of All Things Relevant》攝影特展,用建築攝影說故事

「加三嘻行動哇 Yipee! 成為好友」

FacebookYoutubeTwitterInstagramTelegramLine

「建築跟攝影是創作者的語言。一種傳遞訊息的媒介,雖然建築物不會說話,但可以透過建築的設計語彙去了解當時的時代背景與歷史,並傳承設計者的意志。」-- Peter Liao

談到在自身的社群平台 Instagram彙整了一系列 #彼得建築冷知識的攝影作品契機,是從發現談論建築時往往因為艱澀生硬的知識而讓大眾望之卻步,然而建築物對於人類來說是最龐大、昂貴且相處時間最長的實體物件,而人們卻時常對建築一無所知,實屬可惜。因此希望透過幽默詼諧且親和的文筆與專業且真實的影像將建築所傳遞的訊息轉譯為通識性高且平易近人的故事。


(用建築攝影說故事 解壓縮文化歷史的檔案櫃 Peter Liao《An Archive of All Things Relevant》攝影特展展區照片)

「攝影是一種佔便宜的行為」不需要親眼看見建築本身,透過照片就能知道該建築物的大致樣貌,而 #彼得建築冷知識也是透過文字為大眾翻譯建築語彙,讓這些故事和影像成為進入攝影、建築、設計的橋樑。

An Archive Of All Things Relevant》攝影特展

本次的攝影展主題以「檔案」為發想,Peter 提到所有舊時代有其價值的資訊都會被歸檔,而檔案的存在也象徵著新舊的拉扯,有人認為基於創新的概念,檔案只是邁向新未來的絆腳石;而有些人則認為透過能夠將檔案了解到的背景知識將成為創新的基石。而身為「老物件控」的 Peter 在本次展覽作品中以選擇具有時代性的建築、地景、光影、人之影像作為「檔案」希望能呈現與這些檔案相關的資訊、故事、自身的狀態與想法。


(用建築攝影說故事 解壓縮文化歷史的檔案櫃 Peter Liao《An Archive of All Things Relevant》攝影特展展區照片)

Peter 以老診所的紙本病歷櫃為例,透過歸檔能夠從萬張病歷表中抽出一份檔案,並足以解釋病人的醫療史。如同一棟房子、一座建築也是這城市、地區中被歸納的檔案之一,而影像是記錄這些檔案真實的線索,利用影像打開這份檔案就能從中窺探背後的歷史背景、文化意義。

希望觀眾可以透過展覽作品,作為了解建築、時代背景或攝影師自身的引子,而所有展覽作品更多的相關系列照也都能在 Peter 的網站中找到。 

時代變遷的證據與投射情緒的畫面

本次展覽作品分別以黑白、彩色呈現,黑白作品理性客觀地呈現了建築象徵的政治背景、歷史意義、文化變遷;彩色作品感性細膩地展現了 Peter 拍攝當下的心境、內心的獨白。

由徠卡M11 Monochrom 所拍攝的作品,描述出建築所代表的時空背景與時代意義的象徵,如同本次展覽主題,這些影像與建築都是記錄真實的檔案。


(用建築攝影說故事 解壓縮文化歷史的檔案櫃 Peter Liao《An Archive of All Things Relevant》攝影特展展區照片)

從義大利的墓園 (Busto Arsizio Monumental Cemetery),可以看到戰後物資缺乏的年代,發展出了粗獷主義,建築師 (Luigi Ciapparella) 在僅能使用混凝土既定框架之下依然能以自身的細膩風格做出獨樹一幟的作品。

米蘭郊區的社區 (Sant’Ambrogio ),曾是為了解決市中心人口急遽擴張、都市化蓬勃發展的證據,如今僅剩零星人口,時代變遷的起落可以從這張照片、這個社區往回追溯。

1970 年代日本大阪萬國博覽會的象徵建築-太陽之塔,代表著日本帝國在泡沫經濟之前的繁榮盛況,而今輝煌的年代已經時過境遷。

而由徠卡 M6 所拍攝的彩色照片,多為 Peter 對於拍攝當下的情緒投射與想法。

現代主義建築大師Le Corbusier拉圖雷特修道院 (Sainte Marie de La Tourette ),是 Peter 建築追尋的里程碑。


(用建築攝影說故事 解壓縮文化歷史的檔案櫃 Peter Liao《An Archive of All Things Relevant》攝影特展展區照片)

位於黎巴嫩北部城市-黎波里的拉希德·卡拉米國際會展中心 (Rachid Karami International Fair ),1962年由巴西建築師-奧斯卡·尼邁耶 (Oscar Niemeyer) 所設計,然而因為黎巴嫩長期內戰而停擺甚至遭受損壞。照片中身著渡假風服裝的男子緩緩走向殘破混亂的世界,在真實世界中創造出超現實的畫面。

現代主義建築大師Le Corbusier經典作品-薩伏伊別墅 (Villa Savoye),實踐了其現代建築五項原則,而頂樓觀景窗的框景特別吸引了他目光。

《雪中的呢喃》象徵包浩斯主義盛行時代「絕對之美」,就算多元審美概念興起,它依然真實呈現了優雅的比例,以及乾淨俐落的呈現其細節設計。

廖健宏Peter Liao

從台灣到米蘭,讓攝影從記錄生活成為職業之一

Peter Liao,旅居於米蘭的台灣攝影師、建築設計師,從高中時期初次接觸攝影,並透過相機記錄與分類生活,大學時期身為設計系的學生,閱讀相機的角度也從功能實用性,進階到解讀相機的工業設計層面,慢慢從了解相機品牌的歷史沿革、傳奇攝影師所使用的相機到讓蒐集相機成為自身的興趣。

在米蘭理工大學攻讀建築碩士期間在當地的沖洗暗房認識了許多攝影師、雜誌編輯,加上於學校選修”攝影與建築”一門課程後,獲得教授推薦,而開啟了從事攝影工作的契機。

Peter Liao An Archive Of All Things Relevant》》攝影特展 展覽資訊

  • 展覽地點:徠卡臺北畫廊(徠卡之家)
  • 展覽日期:即日起至2024年9月9日
  • 展覽時間:週一至週日11:00 – 19:00
  • 展覽地址:臺北市青田街6巷3號
  • 洽詢電話: +886 2 2391 2593

延伸閱讀:

Canon 開發旗艦型號 EOS R1,影像處理系統提升自動對焦及影像品質

GCCA 攝影比賽揭曉,「小男孩在水泥樓梯放風箏照片」獲獎

徠卡推出 Summilux-M 35 f/1.4 鏡頭黑色特別限量版,每顆鏡頭都有特殊序號

Arlo 推出第二代 Essential 系列攝影機和門鈴,用智慧科技保護家居生活

【心得分享】Leica M11-P 少了經典紅標,多了還原真實的 CAI 技術

圖片及資料來源:徠卡相機

好友人數

大家對網站文章上的一個讚、+1及轉分享,都是對我們的最好的鼓勵及繼續下去的原動力,請大家不要吝嗇。

發表迴響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

下一頁

VICTOR × Marvel 漫威超級英雄,打造專業羽球拍款

週五 5 月 17 , 2024
「加三嘻行動哇 Yipee! 成為好友」 【Facebook、Youtube、Twitter、Ins […]
Sha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