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三嘻行動哇 Yipee! 成為好友」
【Facebook、Youtube、Twitter、Instagram、Telegram、Line】
怕生病?必須吃得營養均衡,提高自身免疫力,才能抵禦細菌,而保養的方式,除了好的飲食習慣,不少人偏好補充保健食品或健康食品,適時適量補充營養素,也是保養之道。不過,最大的問題是吃了那麼多的保健健康食品,但你的吃法和時間對嗎?這裡提供 3 個重點,讓大家注意。
-
最佳服用時間
餐前:水溶性維生素
例如:維生素B群、維生素C…等水溶性維生素,在有脂質的環境中,比較難被溶解、吸收,因此建議在餐前、餐後一段時間時服用會比較好。
餐後:脂溶性維生素、益生菌、鐵
維生素A、D、E、K…等脂溶性維生素,較容易在具有油脂的環境中被溶解和吸收;而益生菌如果在空腹時補充,可能會被胃酸消滅好菌,造成有吃等於沒吃的窘境,另外,吃鐵劑比較容易有噁心想吐、肚子痛的副做用,所以都會建議在餐後服用。
睡前:鈣、鎂
入睡前適量攝取鈣和鎂,有助於緩解緊張、鬆開我們緊繃一整天的肌肉,達到提升睡眠品質的效果。
-
不要超過每日建議量
營養不良、營養過剩都不好,健康食品也是一樣,多吃不等於多健康,因為當細胞接受過多的營養素,反而會讓代謝出問題,例如:維生素C過多容易導致腹瀉、結石,如果不確定到底要吃多少,可以參考國健署提供的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或是詢問專業的醫生。
-
注意藥物交互作用
不論是健康食品或保健食品,甚至是藥品,都不建議混著吃、間隔時間太短吃,除了會影響吸收,也可能出現交互作用,反而危害到身體健康,例如:銀杏和阿斯匹靈、香豆素…等抗凝血藥物產生作用,會提高微血管、內臟出血的風險。另外,服用健康食品和藥物一樣,建議別搭配白開水以外的液體,例如:茶、牛奶、豆漿、果汁、汽水…等,同樣也會有交互作用的風險產生。
如果你真的有補充健康食品的需要,服用前,一定要先諮詢相關的專業人員;倘若身體上有任何不適,還是要盡快就醫,避免耽誤黃金治療期。想要提高免疫力,除了補充健康食品,同時也要改正不愛吃蔬果的壞習慣,因為營養學專家都認同,目前最能幫助強身健體的飲食,就是在三餐吃下多樣化的食物,包含:優質蛋白質、維生素B群、乳酸菌、優質脂肪;如果你真的有補充健康食品的需要,一定要先諮詢相關的專業人員,才不會白花錢又傷身。
延伸閱讀:
圖片及資料來源:World Gym
![]() |